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制品已成為日常消費品,當前城市居民使用乳制品的普及率達到95%以上。得益于此,行業整體規模持續擴張,2013-2020年乳制品行業利潤總額由180.1億元上升至394.85億元。
在歷經數十年的發展后,時至今日我國的乳制品行業已經形成了較為穩定的競爭格局。就市場份額來看,2019年頭部的七家乳制品企業占據了全國59%的市場份額,而其余的500余家規模以上乳制品企業則共享剩余的市場。
在行業不斷向前發展的同時,亦孕育了不少具備一定競爭力的城市型乳企。APP注意到,日前,陽光乳業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請已獲得證監會核準,公司不日將開啟申購。
招股書顯示,成立于2008年的陽光乳業專注于乳制品及乳飲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以低溫乳制品、低溫乳飲料為主打產品。據了解,公司擁有“陽光”和“天天陽光”兩大核心商標和品牌。作為區域性乳企,公司扎根江西省,并輻射湖南、安徽等周邊臨近省份市場。
業務集中于江西,業績波動增長
業績表現來看,2019-2021年陽光乳業實現營業收入5.43億元、5.23億元、6.31億元,歸母凈利潤1.04億元、1.05億元、1.36億元,呈波動增長態勢。
拆分收入結構來看,陽光乳業的收入主要來自主營業務即乳制品和乳飲料,期內主營業務收入占公司總收入比重均在99%以上。按產品類別劃分,乳制品是公司主要收入來源,期內該業務的收入分別為4.69億元、4.67億元、5.7億元,占公司主營收入比重分別為86.39%、89.46%、90.61%;同期,乳飲料的收入分別為7306.27萬元、5454.04萬元、5906.91萬元,占比分別為13.46%、10.44%、9.39%。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陽光乳業的兩大業務收入均有所下滑。據悉,彼時受疫情影響,公司的乳制品和乳飲料銷量均同比出現下滑。其中,低溫乳制品的銷量為34952.48噸,同比下降5.89%;而乳飲料銷量合計為9113.86噸,同比下滑25.59%。不過到了2021年,得益于疫情影響有所減緩,公司支柱業務乳制品銷量回升,相應收入亦迎來增長。
另就地域來看,陽光乳業的收入主要集中于江西省,期內公司來自于該省的收入占比高達98.42%、97.79%、96.84%。其中,省會南昌是陽光乳業的重中之重,期內來源于該區域的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為56.09%、56.28%、55.09%。
盈利方面,如前所述期內公司的歸母凈利潤逐年增長,但毛利率則有所下行。數據顯示,2019-2021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2.94%、37.05%、38.42%。據了解,公司毛利率在2020、2021年有所下滑,主要系該2個年度依照“新收入準則”的規定,公司將合同履約相關成本納入“營業成本”核算所致。如剔除成本影響,2020、2021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1.39%和42.57%。
產能不飽和仍募資擴產,區域小品牌借上市突圍?
結合上述各組數據來看,報告期內陽光乳業的業績表現中規中矩,整體呈增長趨勢,但增速并不顯眼。
陽光乳業難以取得突破性的增長,外部原因在于行業或已告別了高增長時代。數據顯示,2015-2020年中國常溫奶銷售量與銷售額分別為7315.3千噸、941.06億元,對應年復合增長率約為-0.6%、2.6%;同期,中國低溫奶銷售量、銷售額分別為1545.4千噸、360.9億元,對應年復合增長率約為4.9%、9%。
鑒于常溫奶領域目前已經形成了典型的雙寡頭競爭格局,行業前2家企業的市占率接近80%,因此對于乳企而言低溫奶領域的競爭烈度相對較低。
那么,是否意味著乳企在低溫乳制品領域想要突圍更加容易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APP了解到,由于低溫乳制品保質期短、運輸半徑有限,因此全國化的拓展存在天然壁壘。
這或許亦解釋了為什么在經歷了多年的發展后,該領域的頭部企業如光明乳業(600597.SH)、三元股份(600429.SH)、新乳業(002946.SZ)始終未能成長為全國性的巨頭。據歐睿數據,2019年低溫鮮奶市場TOP3企業分別為光明乳業、三元股份和新乳業,市場占有率分別為12%、9%和6%,行業前三市場占有率為27%,而該比例與2015年時幾無變化。
身處低溫乳制品這一細分賽道,乳企“后浪”陽光乳業又該如何突圍呢?根據招股書披露,公司的策略是“立足江西、輻射中部市場”。
而從公司此次上市募集資金的用途來看,陽光乳業計劃將所募資金投入到3個項目,包括江西基地乳制品擴建及檢測研發升級項目、安徽基地乳制品二期建設項目和營銷渠道建設和品牌推廣項目。
據悉,上述江西基地項目達產后,預計可年產乳制品7萬噸;而安徽基地項目達產后,則可年產奶制品4萬噸。就規劃看,陽光乳業的募資項目固然是踐行了“區域做強、放眼中部”的戰略,但值得一提的是當前公司的產能并不飽和,2019-2021年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僅為77.1%、66.42%、77.21%。
展望后市,盡管行業增速已然趨緩,但對標發達國家和地區,我國乳制品未來仍具備較大增長空間。根據歐睿數據預測,至2025年中國有望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乳制品消費市場。具體到低溫奶領域,2020年低溫奶銷量為1545.4千噸,約占低溫奶和常溫奶合計銷量的17.4%,預計至2025年這一比重將超過20%。
綜合來看,身處不斷向前發展的乳制品行業,陽光乳業料將持續受益。但考慮到公司在全國范圍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均較小,上市后的陽光乳業能否抓住機遇將自身競爭力拉升至新的臺階猶未可知;同時,在公司大幅擴產的背景下,未來其能否如預期般消化新增產能亦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