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深交所官網披露了創業板上市委2022年第24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根據公告,原本有望成為A股“羊乳第一股”的陜西紅星美羚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星美羚)因為“不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或信息披露要求”遭到否決。
創業板上市委提出4大問題
根據上述公告,上市委會議對紅星美羚提出了4項問詢。
首先,經現場檢查發現,2018年12月末,紅星美羚實際控制人王寶印協調供應商黃忠元等七人將1400萬元轉借經銷商殷書義等八人,經銷商將該款項用于向公司采購。
對此,要求紅星美羚說明發生該借款事項的合理性及商業邏輯;說明上述經銷商當年12月銷售金額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并結合上述經銷商及其他經銷商當年末終端銷售和庫存比例情況,說明是否存在提前確認收入的情形。
第二,2017年至2021年紅星美羚對舍得生物銷售金額分別為4,828.34萬元、8,638.52萬元、671.28萬元、0萬元和0萬元,其中2017年和2018年舍得生物為紅星美羚第一大客戶。
對此,要求紅星美羚說明舍得生物與紅星美羚銷售收入大幅度變動、且于2020年注銷的原因及商業合理性;向舍得生物銷售產品價格、返利政策、信用政策與向其他方銷售同類產品是否存在差異,如存在,說明原因及合理性。
據了解,舍得生物成立于2014年9月,公司主營業務為羊乳粉、老年健康產業食品及醫療器械。2015-2018年,紅星美羚向舍得生物銷售金額約為1291.21萬元、4752.2萬元、4828.34萬元、8638.52萬元;其中,2017年、2018年,舍得生物成為紅星美羚第一大客戶,同期銷售金額占紅星美羚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8.47%、27.48%。
然而離奇的是,舍得生物2019年退出紅星美羚前五大客戶名單,2020年舍得生物注銷。
第三,要求紅星美羚說明2019年向萌寶嬰童銷售大包粉毛利率顯著高于報告期內其他客戶的商業合理性。
第四,紅星美羚報告期研發收入比一直維持在3%的水平,2021年度為2.9%。深交所要求紅星美羚說明研發費用的具體分配以及相關進展。
紅星美羚發公開信“訴苦喊冤”
公開資料顯示,紅星美羚主營業務是以羊乳粉為主的羊乳制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包括嬰幼兒配方乳粉、兒童及成人乳粉等。2019-2021年,紅星美羚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3.42億元、3.63億元、3.78億元,同期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4488.77萬元、5509.15萬元、5308.02萬元。
而紅星美羚沖擊創業板上市,擬募資3.14億元,分別投向紅星美羚奶山羊產業化二期建設項目、紅星美羚永慶奶山羊養殖園區建設項目 、營銷網絡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然而,或許遭到否決的消息對于紅星美羚來講一時間難以接受,因此5月6日當晚,紅星美羚發布了《致各界朋友、媒體的公開信》,其中紅星美羚回顧了公司長時間備戰IPO的歷程,稱公司已經連續9年接受財務以及內控審計,僅在會審核期間就經歷了2次現場檢查、10余次問詢回復、8次財務數據更新、6次收入專項核查、3次IT審計。
不過,行業人士分析稱紅星美羚IPO被否決也在意料之中,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首先,紅星美羚的整個產業鏈的完整度不夠、也不完善;第二是它的體量很小,利潤也很低;第三個是渠道的品牌號召力也很低。整體而言,紅星美羚并不具備上市的基本要求。此外,朱丹蓬認為,紅星美羚本次IPO被否一定是事出有因,發布這篇《公開信》,反倒是從中看出了紅星美羚現在的窘境。
實際上,IPO被否已經成了一種新常態,但這樣公開叫苦的似乎很少見,嚴格的審核既有利于維護正常的資本市場秩序,也是對股民負責的表現。哪一家上市公司不是經過千辛萬苦才敲響了上市的鑼聲,與其喊冤叫屈,不如反躬自省。